七娘媽
七娘媽

圖解拜七娘媽供品準備清單&祭拜流程一次看懂

紅線、古錢與七星亭:七娘媽信仰中的成長密碼

傳說中的七娘娘可是天帝最疼愛的第七位女兒,大家都親切地叫她「七娘媽」,她的神號還超閃亮,叫「七星娘娘」呢!她可是孩子們的超級守護神,尤其對小女孩特別照顧~據說,只要還沒滿16歲的孩子,通通都在她的神力保護罩下,安全無虞。

當寶寶滿一歲時,媽媽或阿嬤會隆重登場,帶著小壽星到廟裡拜拜,祈求平安成長。還會幫寶寶掛上用紅絨線串起的古錢、鎖牌或銀牌,上面刻有神像或神明尊稱,這串護身符就叫「絭」!從那一刻起,小孩就一路戴著它長大,直到16歲,在七夕這天(農曆七月初七)才會正式取下,迎向人生新章節。

週歲「掛絭」:紅線繫住的祝福

還記得你小時候戴過的那條紅絨線嗎?上面串著古錢或小銀牌,叮叮噹噹的,像個迷你護身符——那就是「絭」

媽媽或阿嬤會在你滿週歲時,帶你去廟裡向七娘媽「報到」:

  • 「絭」的祕密:紅線代表七娘媽的祝福,古錢象徵「鎖住」健康,一戴就是16年!每年七娘媽生時再換新的紅線或新的絭牌,稱為「換

  • 媽媽的承諾:「等這孩子平安長大,一定回來謝神!」(結果16年後真的扛著豬羊來還願,超認真)並將契書火化,稱為「謝契書」

16歲成年禮:鑽亭子、轉圈圈,儀式感爆棚!

如果家裡的孩子剛好滿16歲,還得參加超有儀式感的「作十六歲」活動!爸媽會恭敬地準備好七娘媽亭(也叫七星亭),擺在神案前,讓孩子從亭子底下鑽過去。這時,男孩得向左轉三圈,代表「出鳥母宮」;女孩則向右轉三圈,象徵「出婆媽」,也就是告別童年,踏上成年之路!儀式結束後,還會把七娘媽亭燒化,代表向七娘媽說聲「感謝有妳」。

1.「鑽七星亭」:紙紮的七彩亭子華麗登場,你彎腰鑽過去——

  • 男生向左轉3圈,象徵「出鳥母宮」(告別孩童階段)

  • 女生向右轉3圈,代表「出婆媽」(準備當大人啦!)

2.「脫絭」媽媽小心翼翼解下你戴了16年的紅絨線,眼眶泛紅:「怎麼一眨眼就長大了?」

3. 燒化七娘媽亭:火光中,紙亭化作煙霧飄向天際,彷彿在說:「謝謝七娘媽,孩子交給我們自己守護啦!」

你的童年也有七娘媽嗎?快問問阿嬤,說不定你抽屜裡還藏著那條褪色的紅絨線。有些超貼心的外婆家,還會在這天準備成年禮物,像是新衣服、手錶、項鍊,甚至腳踏車當祝福,讓孩子滿滿感受到長大的榮耀。

在古早時代,若是中上階層家庭,做完儀式還不夠,還得辦場盛大宴席,親朋好友通通邀來熱鬧慶祝!像台南開隆宮,每年都會為年滿16歲的少年少女辦「作十六歲」儀式,熱鬧氣氛根本像辦喜事一樣。

不只這樣,七娘媽還是超溫柔的女神級角色~她可以賜給沒有孩子的家庭一個可愛寶貝,也能幫助小朋友身體康復、平安長大。很多媽媽還會讓小孩「認七娘媽做乾媽」,拜託她一路護航孩子健康又快樂地成長。

拜七娘媽的對象

  • 傳統是家有嬰幼兒或女童者特別敬拜

  • 體弱多病的孩子可以「拜七娘媽作契母」,從此多一位神仙乾媽罩。

  • 也可為求子、求育兒順利、兒童平安長大來敬拜

拜拜 Q & A

七娘媽和床母是同一尊神嗎?
不同!雖然兩者均庇佑幼兒,但:

  • 七娘媽:屬天神,信仰與星辰、七夕相關。

  • 床母:掌管嬰兒睡眠的家神,祭祀在床邊。
    部分家庭會同時祭拜,但儀式與供品不同。

如何進行「拜契」儀式?

  1. 準備供品、金紙,並將寫有孩童生辰的「絭」(紅線串銅錢)放在七娘媽香爐前。

  2. 由長輩祈求七娘媽收孩子為「契子」,並擲筊確認應允。

  3. 每年七夕持續祭拜至16歲「脫絭」(解除契約,象徵成年)。

如何拜七娘媽?

拜七娘媽是台灣民間信仰中一項特別的重要儀式,特別受到女性與孩童家庭的重視。七娘媽主要是保佑小孩平安健康的女神,尤其在「七夕」這一天,許多家庭會準備祭品來祭拜她。以下是拜七娘媽的基本流程與注意事項:

一、祭拜時間

  • 七娘媽生日農曆7月7日

  • 時辰建議:拜拜時間可選擇白天至傍晚,尤其是黃昏時分(17:00~19:00)(相傳是七娘媽降臨的時辰)。

二、祭拜地點

  • 廟宇:供奉七娘媽的廟宇,如台南「開隆宮」(七娘媽主祀廟)、鹿港「天后宮」、基隆媽天府」、新北新莊義妙聖仙宮」、嘉義笨港「天后宮」

  • 自宅:可在自家庭院、陽台或門口露天處擺設香案朝天空或戶外祭拜。

三、準備供品

  1. 七娘媽亭(又稱七娘亭):小紙屋,象徵七娘媽的居所,有時會搭配剪紙娃娃(象徵孩子)。

  2. :三小杯

  3. 鮮花香花(如茉莉、玉蘭)或七色花為佳,象徵美麗與圓滿。

  4. 鮮花水果:常見有龍眼、香蕉、蘋果、葡萄等。

  5. 炒麵:象徵長壽與祝福。

  6. 七味碗:七碗不同的粿食或糕點,如油飯、麻油雞、紅蛋、糖粿 (將湯圓中央捏出凹痕,代表裝織女的眼淚)湯圓、蓮子、芋頭、花生、紅棗、米糕、蓮藕等。

  7. 碗筷:碗七個、筷子七雙

  8. 梳妝品:圓鏡、梳子、胭脂粉餅、花露水、床母衣 ( 衣服料 )、針線等供七娘媽妝點

  9. 圓仔花、雞冠花:圓仔花象徵「團圓、圓滿」之意,而雞冠花則有「加官」的諧音,兩種花都帶有多子多孫的吉祥美好的寓意。

  10. 金紙:壽金、刈金、七娘媽紙、床母衣

  11. 臉盆水:臉盆水和一條毛巾,讓七娘媽先把手洗乾淨,化妝完再來享用供品。

  12. 其它:各式包裝食品飲料

注意事項:

  • 若家中有多名孩子,皆可一同祭拜。

  • 傳統上由女性主持祭拜,尤其是母親為子女祈福。

  • 若在廟中祭拜,請依廟方指引操作。

七娘媽供品
七娘媽供品
  1. 上供 ( 將七娘媽亭放中央 )。

  2. 點燭。

  3. 獻茶。

  4. 焚香對天祭拜(三柱香)。

    祈願文參考

    七娘媽聖德慈悲,護佑嬰孩,養育無憂。今逢農曆七月初七,為七娘媽聖誕之良辰吉日,信士/信女○○○,歲次○○年○月○日生,現住○○○(詳細地址),誠心備辦香花供品,虔誠叩謝七娘媽護佑之恩,並祈願:家宅平安,闔家康泰,子女身心健全,福慧雙全,聰明伶俐,文昌開運,行止如意,學業進步,貴人扶助,福祿綿長 ..........。」(祈求事項因人而異

  5.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,雙手捧持金紙、床母衣及七娘媽亭拜供七娘媽。

  6. 燒金 ( 壽金、刈金、七娘媽紙、床母衣及七娘媽亭)。

  7. 奠酒,將酒灑於紙灰上 ( 未供酒者省略 )。

  8. 撤供。

  9. 結束後,部分祭品可留作小孩食用,以象徵七娘媽的祝福。。

信女
信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