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廟宇拜拜指南:完整流程與注意事項
一、進廟前
入龍門出虎口
穿著整潔莊重,不穿短褲、拖鞋、暴露衣物。
輕聲細語,心存恭敬。
進門前,若有門檻,要「抬腳跨過」,勿踩門檻(對神明不敬)。
有些廟宇習俗進出要分門道(龍門、虎門、中門):
◎ 龍門(右)進◎ 虎門(左)出
◎ 中門通常神明、主事人用,不要走中門
到廟裡拜拜時,通常有個規矩,以廟的坐向為中心,面朝外,左邊是青龍,右邊是白虎,信徒前往拜拜時最好從左門進,右門出,意為「入龍門出虎口」,整年大富大貴大吉祥。
二、先到天公爐(外頭大爐)上香
大部分台灣廟宇習慣先向玉皇上帝(天公)稟告。
拜法:拿香,向廟外天公爐拜,稟告「今天是農曆幾月幾日,姓名、地址、來意(祈福、還願等)」。
三、進廟內主殿拜主神
進主殿拜主祀神明(媽祖、觀音、城隍、王爺等)。
同樣稟告姓名、住址、來意。
依序上香、或合掌。
有些廟提供金紙,先放在指定處或神桌旁,等拜完再燒。
主殿之外,有的寺廟還有東西殿,那就先拜龍邊殿房的神明。此外,有的寺廟還設有前後殿,則先從前殿開始參拜。有的除了東西殿、前後殿還有樓層,就從高樓層拜下來,因為高樓層的神明位階通常比較高。有些大廟殿堂眾多,會掛有參拜路線圖,這時就依廟方所公布的路線圖為準。
其他殿宇
前後殿:前殿 → 後殿
多層建築:高樓層 → 低樓層
左右側殿:左(龍邊)→ 右(虎邊)
(若廟方有參拜路線圖,依其指示為準)
四、依序參拜配祀神明
廟內常有多個神尊(註生娘娘、文昌帝君、福德正神等)。
每尊神都可稟告姓名、住址、心願。
五、祈求、擲筊、求籤(選擇性)
若要問事,可先稟告請示是否可求籤。
擲筊→獲允筊→抽籤→解籤。
求籤後可請廟方老師或解籤本說明含意。
六、還願
若曾經許願過,要告知「某年某月許願之事已圓滿,特來還願」。
可準備金紙、供品、演戲酬神等,看廟方規矩。還願應比許願時更隆重。
七、燒金紙
廟通常有專屬金爐。
廟方指引或標示「天公金」「壽金」「刈金」「蓮花金」等分類燒。
不亂丟紙錢或亂燒。
八、出廟
拜完依規矩走「虎門」或「左側門」出。
【常見禁忌與注意事項】
不大聲喧嘩、開玩笑。
不隨意指神像、評論神明。
不用已拜過或食用過的食物
水果需完整,不可切開
衣著整潔,避免過度暴露,不穿拖鞋以示尊重
不跨香爐、神桌、金紙桶。
不把香灰亂倒。
月事來的婦女、喪事中者有些廟不建議入內(視各地風俗)。
求籤問事要謙遜恭敬。
不強求神明保證、威脅神明。
還願要誠實履行。
常見問題
Q:可以拍照嗎?
A:多數廟宇允許,但應避免對神像直接閃光拍攝,最好先徵詢廟方。
Q:拜拜時間有講究嗎?
A:一般以上午為佳,部分廟宇有特定開放時間,建議事先查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