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三官大帝很少單獨供奉的因此祭拜時都是三位神尊一同祭拜,信眾一般選在正月十五這天祭拜。拜天官大帝時,重點在於祈求「賜福」,因為天官主掌福運,這一天也是「天官賜福日」,是祈求一整年順利、平安、富貴的好時機。以下是拜天官大帝的傳統方式,包括時間、地點、供品及注意事項:
一、祭拜時間
- 上元節:農曆1月15日,天官大帝誕辰。 
- 時辰建議:農曆1月14日深夜子時11點至隔日凌晨1點,或是農曆1月15日早上9–11點及晚上戌時19–21點。 
二、祭拜地點
- 廟宇:優先選擇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,若無專屬廟宇一般道教宮廟的正殿或天公爐旁也可祭拜。若選擇在廟宇祭拜,供品以五種水果、甜品糕點為主。 
- 家中:若家中設有三官大帝神位或天公爐,可在神龕前擺供桌祭拜或門口擺設香案。 
三、供桌設置
由於三官大帝地位崇高,必須安置「上、下桌」供奉,這是代表信眾對神明的最高敬意及禮儀也反映「天/人」、「神/屬」的階序觀念。
- 上桌:供奉三官大帝 
- 將後方的八仙桌抬高,下方再以兩張長條椅為墊底,八仙桌腳分別置放四疊壽金,使上桌高人一等,象徵地位極為尊榮,這是拜玉皇大帝與三官大帝才能享有的特殊尊榮儀式。上桌下方壽金為「墊桌」專用,不焚化。如果沒有長條椅用壽金墊高即可。 
- 上桌後方兩旁繫上頭帶尾青的甘蔗,兩支甘蔗頭尾青部分以紅線繫在一起形成拱門狀,甘蔗頭尾相連,喻「有始有終」;頭帶尾青(保留葉片)強調生命力。 
- 兩旁的甘蔗加掛高錢垂在兩側 ( 甘蔗與高錢(又稱「吊錢」)象徵「節節高升」與「通天界」)。 
- 準備三界公座(燈座)擺在上桌中間。 
- 三界公座兩側各插瓶鮮花。 
- 中央再擺上香爐(可用斗代替,內裝八分滿的米)。 
- 爐的兩旁並備好燭檯。 
- 下桌:供奉三官大帝隨從兵將 
- 擺上香爐。 
- 爐的兩旁並備好燭檯。 
- 兩側各插瓶鮮花。 - 都會區信徒若空間不足,可以單桌供奉,但需區分「上下層」,上層擺素齋、下層放葷牲。 
四、準備供品
- 上桌供奉三官大帝供品 ( 素品 ): 
- 五果:帶有吉祥寓意的五樣水果,如香蕉 ( 招 )、李 ( 你 )、梨 ( 來 )、鳳梨 ( 旺 )、龍眼乾( 黑色屬水、水屬財,烘乾的龍眼果肉為黑色,有生財之意 )。 
- 齋品:六齋或十二齋 ( 金針、桂圓、香菇、昆布、花生、木耳、紫菜、碗豆、菜心、堅果、蠶豆、豆苗、麵筋、髮菜、薑母、紅豆、綠豆、芝麻、冰糖、鹽、海苔、豆乾、豆皮、蓮子等取其中六樣或十二樣 )。 
- 紅湯圓:九碗紅湯圓。 
- 茶:九杯清茶或煮過的水。使用九是因為九與久同音,也代表了『極』和『最』的意思。 
- 紮紅紙的壽麵:紅色避邪,麵線綿長象徵延壽。 
- 發糕:發財、興旺的象徵意義。 
- 紅龜:象徵長壽與平安。 
- 金紙:五色金 ( 天金、頂極金、壽金、刈金、福金 )。 
- 疏文:若需祈求特定願望,可寫疏文焚化上奏。 
- 下桌供奉三官大帝隨從兵將 
- 三牲或五牲:略加烹煮過的豬肉一大塊、雞一隻 ( 最好是公雞,象徵一鳴驚人 )、鴨(鵝)一隻、魚一尾、豬肝一個或魷魚乾一尾。 
- 米糕、麻荖、牽仔粿、發粿、紅龜粿、麻粩、生仁 ( 天公豆 )等傳統吉祥供品 
- 水果:數樣。 
- 茶:清茶三杯。 
- 酒:三牲三杯,五牲五杯。 
- 金紙:壽金、刈金、福金、甲馬。 
- 其它:各式包裝食品飲料。 
五、注意事項
- 祭拜時需「齋戒沐浴」,女性月事期間不宜主祭。 
- 上桌下方壽金為「墊桌」專用,不焚化;另備高錢(吊錢)於儀式後焚獻。 







